2025 年以来,双组份硅酮中空玻璃胶行业在智能制造浪潮与跨领域需求推动下,呈现 “生产智能化提速、技术跨界融合深化、消费认知升级” 的发展特征。作为中空玻璃密封系统的关键材料,2024 年我国双组份硅酮中空玻璃胶产量达 9.8 万吨,同比增长 16.2%,其中智能工厂产出占比提升至 35%,跨界融合产品销量增长 70%,行业正从传统制造向 “智能 + 多元” 方向加速转型。
智能制造升级重塑生产体系。随着工业 4.0 技术普及,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智能工厂,推动双组份硅酮胶生产向 “自动化、数字化、精细化” 转型:广州白云化工投资 2.3 亿元建设 “双组份硅酮胶智能生产基地”,引入 5G 全连接工厂系统,实现原料配比、反应温度、灌装检测等全流程自动化控制,其中动态混合系统配比精度达 ±0.1%,较传统设备提升 90%,产品批次稳定性合格率从 98.2% 提升至 99.8%,年产能提升至 1.5 万吨;杭州之江有机硅搭建 “数字孪生生产平台”,通过虚拟仿真优化生产参数,将反应釜升温效率提升 25%,能耗降低 18%,同时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溯源,客户可实时查看生产进度与检测数据,2024 年该平台服务客户满意度达 96%;山东宝龙硅材料则聚焦 “柔性智能制造”,开发模块化生产线,可在 2 小时内完成不同型号双组份硅酮胶的配方切换,满足 “多品种、小批量” 订单需求,2024 年定制化产品占比提升至 42%,较 2023 年增长 28 个百分点。
跨领域技术融合打开应用新空间。双组份硅酮胶凭借优异的密封性能与兼容性,逐步与光伏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技术协同:在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领域,企业开发 “透光型双组份硅酮胶”,通过调整填料粒径与折射率,使产品透光率提升至 92%,同时保持耐紫外线辐照性能(氙灯老化测试 1000h 后性能衰减率<5%),2024 年在隆基、晶科等企业的 BIPV 组件中用量突破 1.2 万吨,带动行业销量增长 35%;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针对车载中空玻璃轻量化需求,广东宏昌电子推出 “低密度双组份硅酮胶”,密度降至 1.05g/cm³,较传统产品降低 18%,同时满足 - 40℃~120℃宽温域使用要求,2024 年进入比亚迪、蔚来等车企供应链,用量超 8000 吨;在冷链物流领域,适配低温冷库中空玻璃的 “导热系数优化双组份硅酮胶” 实现突破,青岛新宇化工通过添加纳米隔热填料,使产品导热系数降低至 0.18W/(m・K),较传统产品提升 30% 隔热性能,2024 年在京东、顺丰冷链仓库建设中用量超 6000 吨。
消费市场教育推动行业规范发展。针对终端市场对双组份硅酮胶认知不足、产品选型混乱等问题,行业协会与企业联合开展市场教育行动: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启动 “双组份硅酮胶科普中国行” 活动,2024 年在全国 30 个城市举办 52 场宣讲会,覆盖门窗企业、建筑设计院、装修公司等群体超 2 万人次,重点普及 “密封胶选型标准”“施工质量管控” 等知识,推动行业认知率从 65% 提升至 82%;广州白云化工开发 “双组份硅酮胶选型工具” 小程序,用户输入建筑类型、气候区域、使用场景等参数,即可获得产品推荐与技术方案,2024 年小程序使用量超 10 万次,帮助中小门窗企业解决选型难题;杭州之江有机硅联合房地产企业开展 “透明工厂开放日” 活动,邀请开发商、业主参观智能生产线与检测实验室,2024 年累计接待访客超 5000 人次,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双组份硅酮胶的信任度。
产业链配套技术突破支撑行业升级。上游设备领域,广东科达智能装备开发 “全自动双组份硅酮胶灌装线”,集成视觉检测与称重反馈系统,可实时剔除不合格产品,灌装精度达 ±1g,生产效率提升至 600 桶 / 小时,较传统设备增长 50%,2024 年市场占有率达 45%;原材料领域,国内企业在功能性硅烷、纳米补强材料等关键原料上实现突破,2024 年功能性硅烷自给率达 90%,较 2020 年提升 48 个百分点,原材料成本下降 16%;检测技术领域,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(CTC)推出 “双组份硅酮胶长期性能预测服务”,通过加速老化试验与数据模型,可预测产品 20 年使用寿命性能变化,2024 年服务项目超 300 个,帮助企业降低长期质量风险。
政策与标准协同助力行业发展。2024 年,工信部将 “双组份硅酮胶智能工厂建设” 纳入《原材料工业 “三品” 实施方案》支持范围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贴,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;地方层面,长三角地区发布《双组份硅酮胶智能制造评价规范》,从生产自动化、管理数字化、服务智能化等 6 个维度设置评价指标,引导企业规范升级;标准体系方面,行业启动《BIPV 用双组份硅酮中空玻璃胶技术要求》《车载中空玻璃用双组份硅酮胶应用规范》等团体标准制定,预计 2026 年正式实施,填补跨领域应用标准空白。
行业专家指出,双组份硅酮中空玻璃胶行业已进入 “智能驱动 + 跨界融合” 的新发展阶段。预计到 2028 年,智能工厂产出占比将突破 55%,跨领域应用需求占比达 35%,终端市场认知率提升至 95%。未来行业将聚焦 “智能制造深度赋能”“跨领域技术协同创新”“消费市场精准教育” 三大方向,推动产品向 “更高性能、更宽适配、更易选型” 发展,为建筑节能与新兴产业融合提供关键材料支撑。
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
联系信息 CONTACT INFORMATION
Copyright © 2025 武汉明日红高性能密封材料有限公司